• 服务邮箱 som@lae-world.cn

  • 微信号码 lae-world

行业资讯

广东低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重磅发布:规模超千亿居全国前列,广深珠三核联动

4

         从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战略规划,到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纷纷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乘着政策东风蒸蒸日上,2024年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热情高涨,争相加入到这个万亿赛道的竞赛中。广东作为全国“创新高地”,率先在低空经济领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走在行业前列。

         2024年12月20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情中心”)与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组成“广东低空经济发展课题组”,发布了《广东天际新机遇2024:广东低空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实地调研了广州、深圳、珠海、江门等地的低空经济规划发展情况,对省内21家相关行业协会和代表性企业开展了访谈调研。

        课题组调研发现,在无人机技术、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智能化空域管理、航空材料和核心设备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等领域,广东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成果,加快了广东低空经济从理论、技术到产业实践的率先发展。低空经济上下游环节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个环节,而广东低空经济产业链基本已覆盖上述环节。

     2024年5月,《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布,其总体目标之一为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报告指出,广东低空经济规模已超千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而从已有的产业基础来看,广深珠三城基本形成了差异化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广州综合实力强,在开发区集聚了亿航智能等低空产业链企业50家,年营收规模约130亿元,覆盖了上游的研发设计与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和集成,中游的飞控、导航、通信等重要组件制造以及下游的物流、智慧城市管理等多场景应用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

         深圳以消费级无人机为特色,大疆创新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市场份额,目前已形成以大疆为龙头、聚集大量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无人机之都”,具体来看,深圳在原材料、芯片、零部件、动力系统、机载设备等无人机产业各环节均有布局,在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领先全国。珠海依托中航通飞公司落地,并在高新区聚集纳睿雷达、海鸥飞行汽车、紫燕无人机、飞拍科技、华迈航空科技等40多家低空经济产业上下游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2023年相关产值规模达42.45亿元。同时,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等地发挥制造业配套优势,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原材料、零部件等支持。而在龙头企业带领下,广东中小轻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优势明显。

         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在我国无人机行业排名第一;航空器领域,亿航智能研发制造的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三证,具备量产资质。龙头企业在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上持续增加,也进一步带动广东在原材料、芯片、零部件、动力系统和机载设备上的纵深发展。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曾表示,“大湾区在软件、硬件、网络以及新兴科技领域发展较快,尤其是上下游的生产制造,以及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在整个产业链布局里,亿航在大湾区获得了研发设计和生产方面的支撑。”低空经济要长效蓬勃,“新基建”也需要跟上。广东省当前重点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网,构建低空智联网,加强通用机场和起降场集约利用、兼容共享,鼓励住宅和商业楼宇建设低空基础设施。

         而在抓手上,广东也以省机场集团为基础,组建了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低空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低空空域管理协同运行和低空飞行管理服务统筹工作,推动全省低空智联网建设。同时,广东要求各地市根据飞行服务站布局规划,完善通信、导航、监视等相关配套设施网络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区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


联系邮箱

coo@lae-world.cn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