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对接会,在彭州市“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举行,14个低空经济核心领域重磅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为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场内签约落笔之际,基地内四川耐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正全力调试新一代无人机反制系统。“今年选择落户成都,我们看重的就是这里日趋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和高效务实的营商环境。”企业负责人刘先生指着研发支出辅助账表示:“税务部门的预判性辅导,正是成都营商环境的缩影——刚刚入驻就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帮助我们精准归集研发费用锁定加计扣除权益,还量身定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案帮助补齐短板。”他算了一笔账:一旦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以从25%降至15%,亏损结转年限还能延长至10年。
同样受益的还有大邑县首家工业无人机企业成都雷电鸟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在“政策直达”“全程网办”组合服务下,开业首季度便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及“六税两费”减免2.17万元。“税费优惠既缓解生存压力,更坚定我们领跑区域产业的信心。”财务负责人峗磊说。
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针对低空经济高投入、长周期特性建立起梯度服务机制:在初创阶段提供“智能快办”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服务,在成长成熟阶段开展“政策找人”,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当初创军团乘风启航,头部企业正借政策东风破浪全球。作为A股“工业无人机”第一股,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股价涨幅达44%。其亮眼表现与出海战略密不可分。“去年向东盟出口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创汇达1700万元。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税务部门通过定期的政策解读会、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以及高效的退税流程,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应用相关政策。仅2024年,我们就享受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达629万元。”财务总监刘鹏说道。
建圈强链是推动低空经济腾飞的关键抓手,在纵横股份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涵盖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及系统、整机制造和运营服务的无人机产业图谱在成都逐渐成型,“税动力”也在项目攻坚现场持续发力。崇州市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内,总投资22.5亿元的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针对基地建设期涉及的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环保税等事项,崇州税务服务专班量身打造《工程项目税收明白卡》,集成工程建设全周期涉税指引,开通办税绿色通道。“这份贴心服务为项目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项目负责人周宾说。
政策工具箱的精准配置持续增强产业链生态韧性。成都形水科技有限公司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多项税收优惠投入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研发,成功为飞行设备打造“隐形外衣”;四川兴富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则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为燃料,打造集执照培训、无人机试飞、赛事基地于一体的产业营地;四川安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将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注入青城山至自贡低空新航线,串联起“三遗之城”“千年盐都”两大文旅IP。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成都低空经济产业热潮奔涌,《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能力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出台,基础设施、服务监管、应用场景、产业支撑4方面14条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动成都低空经济发展。与之深度协同,成都税务部门启动产业调研,系统研究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机制、关键环节优化路径及税收政策保障体系,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税收数据,从税收视角揭示产业链发展规律,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