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中国民航局遵循低空经济特点和规律,聚焦低空空中航行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建成和联网28个低空飞行服务站,涉及24个省份;在全国建立“三区两网”管理架构,在海南自贸港开展低空经济试点示范。2024年,全国无人机运营单位总数超2万家,累计完成飞行2666万小时,同比增长15%,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无人机的民用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吴仁彪说,无人机在应急、消防、遥感监测等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场景,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同时他也提出,把市场规模预测得过大,不利于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
吴仁彪表示,过去十几年来,我国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投资巨大,是全世界唯一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和地铁领域同时高速发展的国家,除了山区和海岛等特殊地区,用低空交通来补盲其他运输方式通达性的需求相对较小,且低空飞行器的安全保障难度比汽车要大得多。他认为,要充分考虑我国综合交通全面发展对于未来市场的影响,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市场是根本,要科学预测低空经济的市场前景,2030年产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比较有可实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