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纲要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3月29日,中国民航局在国新办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重点开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等多项工作。
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经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为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民航局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发展低空经济,简单来讲,就是把“路”修到“低空”去。我国发展低空经济,基础坚实、动力磅礴。